基于生物活性分子的心血管疾病干預靶點研究
時間:2020-08-14 19:32來源:未知 作者:admin 點擊: 次
心血管疾病是威脅人類健康的全球性疾病,明確其發病機制、尋找有效的生物學靶點、探討新的治療策略和手段是基礎研究和臨床實踐亟待解決的重大問題。生物活性分子分布廣泛、生物效應多樣、種類繁多,在維持人體各系統正常機能中發揮重要作用,是機體自穩態的重要組成部分。南京醫科大學的季勇教授帶領團隊聯合天津醫科大學開展了“基于生物活性分子的心血管疾病干預靶點研究”,從多層面、多水平、多模型探討了多個生物活性分子(如同型半胱氨酸、硫化氫、前列腺素和Salusin-β)在血管炎癥、內皮損傷、血管重構、血管新生、心肌損傷等心血管疾病重要病理過程中的作用,解析了這些生物活性分子發揮作用的機制和關鍵靶標,取得了多項原創性成果揭示了心血管疾病發病新機制,創新性提出干預新靶點,該項目榮獲2019年中華醫學科技獎醫學科學技術獎二等獎。
項目組通過研究揭示了同型半胱氨酸致心血管疾病的關鍵機制。項目組發現高同型半胱氨酸通過“caspase-1/線粒體功能障礙/caspase-9/caspase-3活化”這一信號通路介導內皮細胞發生炎癥性的細胞焦亡和非炎癥性的細胞凋亡,提出高同型半胱氨酸通過激活“caspase-1-依賴的炎癥小體”導致內皮細胞焦亡是其致相關血管炎癥的潛在關鍵機制。
項目組提出硫化氫緩釋劑抗心血管疾病的有效生物學效應及硫化氫抗損傷新機制。項目組首次報道硫化氫緩釋劑GYY4137可拮抗動脈粥樣硬化、糖尿病動脈粥樣硬化和心肌缺血再灌注損傷;提出硫化氫可通過上調SIRT3水平,發揮內皮保護作用,揭示硫化氫抗氧化損傷新機制;發現硫化氫可通過巰基硫化修飾特異性蛋白1的半胱氨酸664位點來調節KLF5的轉錄活性,發揮抗心肌肥大效應。
項目組研究解析了前列腺素及其受體在心血管穩態中的關鍵作用。項目組提出前列腺素PG E2受體Ep 3 是影響血管重構和血管新生的關鍵靶標,揭示Ep3有望成為防治心血管術后再狹窄、肺動脈高壓和急性心肌梗死的潛在新藥物靶點;發現血栓素通過其TP受體抑制脂肪來源的間充質干細胞發揮促血管新生作用,為TP受體及其下游關鍵信號分子作為提高干細胞治療效率的靶標提供了實驗數據;解析了PGD2介導炎癥消退的作用機制,提出P G D2受體亞型1及其下游的P KA調節Ⅱα亞基可作為炎癥性疾病如心肌梗死的治療靶點;揭示了前列腺素受體IP是PGI2促進肝臟糖異生關鍵因子,為臨床上使用非甾體抗炎藥治療糖尿病提供理論指導;發現維生素D通過其受體上調硫酯酶成員4表達來抑制COX-2的表達從而調控炎癥反應,揭示了維生素D抗炎新機制。
項目組揭示了生物活性肽Salusin-β的心血管損傷效應。項目組研究發現腎性高血壓大鼠室旁核和延髓頭端腹外側區中Salusin-β陽性神經元細胞明顯增加,通過局部顯微注射抗Salusin-β抗體可降低大鼠腎交感活性、血壓及心率,為高血壓的防治提供了新靶點。
項目主要完成人多次獲邀在知名刊物上撰寫綜述,獲邀在國際、國內學術會議上作相關主題發言;項目成果為全球心血管疾病的研究提供了新靶點和新策略,為相關疾病的防治提供重要科學依據和新思路,對該領域的科學研究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